不仁有呼为尸厥,痛痒针灸浑不知;肢体皮肉何顽梗,经络痼冷恐难医。此平治阴阳燥湿之道也。
如此之候,年少壮盛者比比,又非独于老人也。若待阳气外脱,用桂、附而欲其引火归原,不知阴精者,阳气之生原也,其原已绝,又安所归乎?
学人当于此而通其故矣。曰∶金匮肾气丸为主方,配四物以养血。
是以学者,当宗法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,及仲景《平脉》、《辨脉》诸法。又如伤寒脉浮缓者,乃寒伤太阳,而邪正之气,并陷于内也。
然虚实各有阴阳,而阴阳迭为虚实,则于虚实分阴阳,临症者又不可混也。中恶腹胀,紧细则可,洪急则否。
若夫外因之水,停饮于中焦者,又属五苓散证。歌括∶同保产无忧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