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少阳之寒热有往而复来之异,寒来时便身寒恶寒而不恶热,热来时便身热恶热而不恶寒,与太阳之如疟,发热恶寒而不恶热,阳明之如虐,潮热恶热而不恶寒者,不侔也。与阴结之不能食而大便硬不同者,是阴结尚为胃病,而无间于藏也。
仲景因症立方,岂随时定剂哉? 脉但浮者,为阳盛,必先烦而有汗;阳脉微者,为阳虚,必先振栗而汗出。
然脉不遽大,必至三四日乃大,是阳明内热外见之脉,此浮不得仍为在表。 此岐伯中阴溜府之义。
中风,恶风,类相感也。然诸水气为患,或喘、或渴、或噎、或悸、或烦、或利而不吐、或吐而不利、或吐利而无汗。
烦躁者,惊狂之渐,起卧不安之象也,急用此方,以安神救逆。服汤反烦而外热不解,非桂枝汤不当用也,以外感之风邪重,内之阳气亦重耳。
中满者,泻之于内,血实者,宜决之,是下之二法。 桂枝为君,独任甘草为佐,去姜之辛散、枣之泥滞,并不用芍药,不藉其酸收,且不欲其苦泄,甘温相得,气血和而悸自平。